曾驻守雪域高原,在海拔五千多米的“生命禁区”中锤炼意志、践行卫国初心;也曾不懈奋斗弥补学业差距,坚定走在专业追梦的道路上;如今,她活跃在校园国防教育、党建工作一线,以满腔热忱影响和带动身边同学。
本期“闪耀软件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华中科技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软件学院2022级本科生席佳鑫的青春故事。

一、从军报国:让青春在“生命禁区”熠熠生辉
“我不怕流血牺牲,愿同陈祥榕烈士那样,英勇战斗,将生命献以戍边事业!”2021年,席佳鑫带着一腔热血参军入伍,义无反顾奔赴艰苦边远地区,投身祖国边防事业。
服役期间,她随所在部队前往喀喇昆仑高原执行专项任务,坚守在海拔5200米、极寒缺氧的高原战位,驻守时间长达10个月。作为卫生员,她参与野战救护所千人次体检、40余次巡诊,累计护理病号超千人次。在专业技能考核中屡屡名列前茅,以扎实本领保障官兵健康。

(赴高原一线点位参与巡诊工作)
在边防一线,环境复杂艰险,作为一名青年士兵,她时刻准备战斗响应,没有丝毫退缩。“哪怕前方是生命危险,我也不会后退半步。”这份坚定与热血,不仅来源于军旅磨砺,更源自于她对家国使命的深刻理解。服役期间,她荣立嘉奖,并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二、奋楫前行:以拼搏姿态书写成长新篇
2023年席佳鑫退役返校,面对全新的专业挑战与脱节两年的学业空白,她没有选择“躺平”,而是用军人意志书写奋斗答卷。在学院领导、教师班主任吴涛老师、辅导员田春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她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学业上高强度投入,迅速迎头赶上,学期末加权达90+。两年来,专业成绩保持在年级20%。

(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与席佳鑫交流)
与此同时,她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加入学院“软创未来”团队,在吴涛老师和曹华老师的指导下,项目团队开发了“幻行者”平台,实现了基于文本描述的高质量三维人脸模型的快速创建与精细编辑,该项目荣获中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以负责人身份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幻形者——文本多模态人物生成》,聚焦虚拟人物生成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的融合创新,旨在推动虚拟角色生成技术向“智能化”“低门槛”“高个性”方向发展,已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
返校后,军旅生涯中淬炼的坚定信仰,成为她逐梦前行的精神灯塔。她怀揣赤诚之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 2023 年 11 月,终于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自此,她将对党的忠诚与热爱,转化为思想引领与躬身实践的强大动力,持续提升综合素养。2025 年,凭借出色的表现与突出的能力,她成功入选校 “青马班”,站上新的成长台阶接受思想淬炼和实践锻炼。

(参加校“青马班”实践活动)
三、躬身实践,让军旅精神在青春沃土延续
戎装虽卸,初心不改,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军人的使命担当,让国防教育的种子在校园沃土上生根发芽、绽放芳华。她担任退伍大学生社团“I军团”负责人,牵头开展“I军论坛”、“征兵宣传进院系”、“青春为祖国绽放”等国防教育活动,带领团队斩获2024年校级“五星社团”荣誉。同时,个人也获评“优秀社团负责人”、“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I 军团进行征兵入伍宣传)
此外,她结合个人军旅经历与专业素养,连续两年担任新生军训教官。烈日下,她身姿笔挺,以军人的高标准严格要求每一位学员,从队列动作到内务整理,不放过任何细节;休息时,她又化身知心姐姐,耐心解答疑惑,分享部队里的热血故事。她将坚韧不拔的军人精神融入每一次训练,用悉心指导帮助新生蜕变成长。这份全身心的投入与付出,让她连续两年荣获 “本科生军训工作优秀教官” 称号。

(连续两年被评为“本科生军训工作优秀教官”)
2024年4月,学校成立了退伍大学生家国情怀宣讲团,她担任宣讲团团长,将个人军旅经历与习近平强军思想相结合,配合党员大轮训工作,深入管理、集成电路等14个学院开展宣讲20余次;9月,她作为退伍大学生代表在新生主题教育上发言,累计覆盖9000余名师生。在她的努力下,很多同学对边防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同学也萌生了参军入伍的想法,她的相关事迹也被《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媒体报道。

(“筑梦启航”主题教育上向7000余名新生宣讲)
无论身在边防,还是扎根校园,她始终初心不改、踏实前行,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她用信仰点燃青春,以奋斗书写答卷。她的故事,是新时代退伍大学生的生动缩影,也是华中科技大学青年学子挺膺担当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