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校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答辩会在启明学院亮胜楼举行。经材料初评、团队答辩、专家评审,我院“软创未来”团队入围本年度全校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名单。华中科技大学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是全校学生创新团队中的优秀典型,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实践能力、跨学科合作意识的实学创新人才,每两年评选一次,纳入启明学院统筹管理。

团队简介
“软创未来”团队前身可追溯至2007年的学院创新计划,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于2023年全新蜕变。在学院“CODE文化”引领下,团队秉承“聚焦AI前沿,坚持科创报国,促进学科融合,培育卓越人才”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独具软件特色的双创育人之路。
团队目前拥有来自软件学院等14个学院42名成员,覆盖理、工、文、医等学科,多学科融合特征明显。团队本科生占比80.4%,团队氛围更开源、更包容、更友好。

团队下设三大工作室,涵盖软件开发、竞赛实践、前沿研究三大领域。其中,晶数工作室聚焦全栈开发与工程实践,与腾讯、百度等顶尖企业深度合作,通过真实项目驱动锻炼开发能力;Engine United工作室则以学科竞赛为创新引擎,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OmniMatri工作室着眼于AI前沿理论探索,积极推动“AI+X”跨学科研究,力求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为团队注入前沿动力。三大工作室形成“工程实践-竞赛突破-科研创新”的螺旋上升结构,团队成员可根据发展路径自由流转,实现技术能力的立体化成长。
团队发展
“软创未来”团队立足软件学院教学科研优势,构建“导师-平台-校友-政策”四位一体支持体系。
导师指导。团队依托软件学院强大师资力量,由学院院长白翔教授领衔,涵盖学院全体教授专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支持。通过举办“实验室开放日”、“导师双选会”等活动,构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让团队成员更早的加入导师团队,进行科研训练。

(实验室开放日)
平台赋能。在“华中科技大学-百度飞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支持下,百度公司提供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数据、竞赛培训指导、算力等优质资源,百度视觉技术部总监丁二锐、百度杰出架构师胡晓光等行业专家担任团队企业导师。团队与百度飞桨联合开展“飞桨AI达人创造营”,提升团队成员AI应用落地能力。

(“飞桨AI达人创造营”)
校友网络。建院以来,软件学院培养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创新实践人才,毕业生中涌现了一批以Manus创始人肖弘、石墨文档创始人吴洁、诸葛智能创始人孔淼为代表的创业明星,通过开展“校友创新创业论坛”、“校友面对面”、“校友企业调研”等活动,为团队链接产业资源与创业经验。

(软件学院第二届校友创新创业论坛上Manus武汉团队负责人分享创业经历)
政策保障。学院出台《软件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支持办法》,为团队发展保驾护航;提供资金支持,覆盖团队日常运行、重点项目支持、学科竞赛奖励;优化团队管理,构建专业导师进行学术指导、学院双辅导员日常管理双指导模式。

(学院对团队成员学科竞赛获奖进行奖励)
团队成长
“软创未来”团队焕新升级以来,秉承“AI+X”的跨学科创新理念,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团队成员2024年获学科竞赛A、B类竞赛省级以上奖项11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3项,“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等国家一等奖12项。

团队成员推出集成式AIGC检测平台“安盾”、AI法律援助助手“法智先锋”、创新混合图神经网络DumplingGNN以及衍生产品、多智能体药物筛选平台Onnimedical等创新产品,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

(安盾-集成式AIGC检测平台)
团队还通过举办面向全校的“软件前沿·学术沙龙”、“手机应用设计大赛”、“1024极客嘉年华”、“软件开发公开课”等系列活动,为全校学生提供了接触技术前沿、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也进一步促进了多学科思想的碰撞交融。

(手机应用设计大赛连续获校大学生科技节重点立项)
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个领域。“软创未来”团队将坚定地聚焦“CODE文化”,致力于培养在AI浪潮下踏浪前行的华科大人。软件学院也将全力支持团队发展,打造 “学院引导、团队培育、产业赋能” 的人才培养生态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