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成绩揭晓,我院“软创未来”学生团队成员凭借出色的表现,在全球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 Finalist(特等奖提名奖)以及多项其他奖励。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美赛奖项包括Outstanding Winner(特等奖)、Finalist(特等奖提名)、Meritorious Winner(一等奖)、Honorable Mention(二等奖)、Successful Participant(成功参赛奖)。
本届竞赛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1700多所高校的27456支队伍参加,参赛学生人数超过8万名。Finalist获奖比例仅约为2.60%。
Finalist获奖队伍
项目成员:
软件学院23级本科生黄佳诺、康晨煜:共同担任算法手及编程手
负责问题数学建模,奥运比赛历史数据的预处理和信息挖掘,以及预测模型的编码实现,数据的可视化。
物理学院23级本科生蒙皓:论文手
负责编写论文,制作概要流程图,以及前期的文献查找和引用。
项目简介:
团队采用集成学习(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多层感知机)与Tobit-MLP混合架构,构建了多维度奥运竞赛分析模型。通过特征融合与截断数据建模技术,系统实现了对各国奖牌分布的动态预测、新兴国家突破概率评估以及教练资源效应的量化分析。模型创新性地结合监督式学习与受限因变量建模,在保障预测鲁棒性的同时,提升了数据小样本国家的评估精度,为竞技体育发展规律提供了可解释的数据预测。

获奖证书:

此外,“软创未来”团队也斩获M奖1项、H奖8项、S奖7项。
|
|
|
郭嘉琛(软件学院)、李旭东(软件学院)、王珺戈(软件学院)
|
|
代茹洁(软件学院)、任思雨(软件学院)、杨熠恒(软件学院)
|
|
王烨(软件学院)、王博文(计算机学院) 、黄佳怡(软件学院)
|
|
|
|
王博(软件学院)、何雨哲(电子信息类启明实验班)、徐浩然(武大网安)
|
|
陈博文(软件学院)、周佳妮(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李哲诚(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
|
李玥旸(软件学院)、江军楼(电气学院)、王雨竹(电气学院)
|
|
张泽熙(软件学院)、汪永喆(软件学院)、金欣乐(电信学院)
|
|
张逸飞(软件学院)、白奕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司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S奖
|
张佳田(软件学院)、张倍赏(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隋子昂(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
S奖 |
朱格志(软件学院)、程浩(软件学院)、沈泽然(软件学院)
|
S奖 |
肖弘基(软件学院)、王曦然(集成电路学院)、王梓鸣(材料学院)
|
|
曹沛(软件学院)、陈仕连(船海学院)、闵子易(电气学院)
|
|
任梓源(软件学院)、张富军(航空航天学院)、姜兆阳(电气学院)
|
|
张雨鑫(软件学院)、兰琳波(物理学院)、柳骁恩(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
杜浩冬(软件学院)、曹晨希(法学院)、欧阳宇飞(集成电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