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软件学院主办多途径人工智能辅助甲骨文考释​研讨会

2024-11-11  点击:[]

(通讯员 王鹏杰 戴宁艳)2024年11月5日,多途径人工智能辅助甲骨文考释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主办,邀请了多位甲骨文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专家,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首席架构师王朝阳、团队成员吴翩,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研究员乔雁群和特聘研究员徐兆轩。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王士贤、院长白翔教授以及相关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禹良教授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王士贤致辞

会议伊始,王士贤代表学院致辞,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院学科和科研情况,表示学院大力支持利用人工智能等学科优势开展甲骨文相关研究,为国家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刘禹良教授介绍甲骨文相关研究进展

刘禹良教授介绍了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甲骨文考释的最新进展,提出通过形、音、意、理等维度破解甲骨文的路径,强调了AI技术在文本语义解析和字形辨识上的重要性,并与专家们探讨了跨领域合作的实际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

宋镇豪强调甲骨文研究中的虚词和形声字的重要性,并建议通过分类和语义分析提升释读效率,特别是在文本内容和文献检索方面的应用。他指出,甲骨文的释读过程中,文本分析的精确性和主题化分类至关重要。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

宫长为则鼓励工科研究者加强对甲骨文领域的知识积累,建议利用音同字的通假关系优化释读,并指出人工智能模型的辅助功能在实际考释中需经过专家验证,以提高应用效果。

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

刘永革指出甲骨文研究对形声字和语义分析的依赖,强调在交叉学科上与文科专家沟通的必要性。他希望在数据统一、拓片汇总等工作上寻求多方合作,实现更系统化的发展。

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乔雁群

乔雁群强调了语义关联和上下文断句的精确性,建议从现有甲骨文材料中收集用法例证,为文本残缺内容的补充和事项分类提供支持,认为这种方法能在文本分析中带来创新视角。

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首席架构师王朝阳

王朝阳介绍了实验室在数字文化项目中的工作,特别是在甲骨文方面的开放平台建设,期待与更多机构合作打造数字化的甲骨文研究平台,推动文明探源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白翔

白翔建议加强文科和信息学科专家合作,联合开展课题申报,以吸引更多青年学者尤其是人工智能青年学者参与甲骨文研究,扩大该领域的社会影响力。甲骨文研究的推广应通过会议和比赛等形式,激发年轻一代的兴趣,吸引他们投入甲骨文相关的研究。

本次研讨会为人工智能与甲骨文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为进一步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软件学院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在医学、人文等方面的应用与学科交叉。今年,在人工智能顶级国际会议ACL(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上,白翔教授指导的论文《Deciphering Oracle Bone Language with Diffusion Models》获得最佳论文,这是自ACL成立62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团队第三次摘得最高奖项。在该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基于图像的生成模型,训练出了一种针对甲骨文破译优化的条件扩散模型。

上一条:院长白翔教授团队成果“通用多模态大模型Monkey”入选2024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 下一条: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Ian Nabney教授来院访问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恩明楼软件学院1011室

Copyright 2023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Email: sse@hust.edu.cn 

电话: 027-87792255

院长信箱:ssedean@hust.edu.cn

书记信箱:sseshuji@hust.edu.cn